01特色诊疗文化
在治疗用药中以因人、因地、因时即“三因治宜”为纲要,其中:
人既分:性别上男、女之分;体型上高胖与廋小之分。体质上有偏阴或偏阳之分。地域上有东西南北中人之分。
地即分:东方偏阳,多风多湿,人多肝旺、脾虚、肺虚。南方正阳多火,人多体阴以适应,在病多火热、肺虚、肾虚。西方属金,地高而风硬,人多体柔,易患风湿,病机为痹症瘀症。北方多寒,其人阳热,在病为寒。
时即分:春季;肝旺。服药易上火多培肺。金以克木可辅以。山药、百合、梨加冰糖以培金制木。夏季;火旺服西瓜以制火。培肾水制火;服鲜桂圆。长夏;脾旺。多服山楂以清脾胃。服桑椹以扶木克土或泻肺服生梨以取泻子母之意。秋季;多肺燥、宜辅以生梨以润肺。冬季;多寒宜滋肾之阴阳。宜辅以牛羊肉深海鱼、干桂圆等滋肾之品。
一日当中:从夜晚11时、一阳生至上午11时转一周圈即一个阴阳消长过程,故应将药力引向坎宫及肾水同时兼顾鼓动阳气以疏肝化湿行气。
02中药服用方法
以易经八卦理论、河图、五行为基础:上午8—10时一服,取入肝血之意,因为肝肾同源;每日下午4—6时二服,以取八卦、河图入坎肾;晚10—12时三服,取鼓动阴中之阳气之意。
03中医膳食营养建议
东方病人:每日服山药薏米适量,以防木过克土,提升脾的运化功能。
南方病人:每日配西瓜或水果少许,取引火归水之意。
西方病人:每日服生花生仁20个,以防金克木以条达肝气之意。
北方病人:日常多服狗肉等热性食品,以防寒助阳。
中原病人:日常多服杏仁、山药、梨等化湿利痰之品,以保脾胃之气。
春季服药:多在户外土地、植物处活动,多做深呼吸,以条达肝木,加强疏泄。
夏季服药:宜静不宜过于出汗,以保持阴液,防气随汗泻。
长夏服药:略做活动、脾主四肢、活动可助脾化湿,同时防突然从过热转入过凉环境、避潮湿之地久居。
秋季服药:多做高亢喊声(在户外),以宣肺肃降。
冬季服药:应多卧多眠,以保真元之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