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莆田,最早知道它因为桂圆。在我小时候,桂圆绝对被列为上佳补品,既买不到,也买不起。记得我妈妈年轻时头疼胃疼的不断。有时候冬天不知我父亲从什么地方托人买到半斤一斤桂圆干回来。以我现在的感觉,我妈妈头疼脑热能吃到几粒桂圆,大体与现在吃冬虫夏草差不多。
那点桂圆被严密收藏,生怕我们不懂事一阵吃光。不多的小桂圆干,是我吗的冬令大补品,还不是每年都有。假如运气好我回家正好看见桂圆或老妈在吃,可能会给我一两粒。大概是对我干了那么多家务活的奖赏。冬天吃桂圆这个习惯,我家保持了很多年。如果冬天没有桂圆,仿佛缺少了什么。这是我对桂圆的印象,有点神秘,有点高不可攀。那时我不知道桂圆产自哪里。
客家博物馆
后来,东西多了。桂圆一年四季都有得买。我知道了,桂圆以福建莆田的最好。每年冬天,出售桂圆的商家会特别注明“产地莆田”。这是我对于莆田的全部了解。现在,新鲜桂圆一年到头都有,桂圆干的口感和味道,无法和新鲜的抗衡。来自东南亚的竞争,导致桂圆价格一路走低。我,可能是旧日记忆难忘,每年冬天会想起往年桂圆的金贵,买一两斤回来吃回忆。莆田和着桂圆,走进了我的思想和大脑。
福建,离我有多远?没想过。就像后来不